擁有“五個第一”稱號的女職工,說的是設備部技術監(jiān)督專家劉坤。工作中的劉坤有股巾幗不讓須眉的干勁兒,近30年的磨練,讓她從一個柔弱姑娘變成治理“四管”的女強人。
說起劉坤的“五個第一”,人人都要豎起大拇指稱贊。她是第一個與男職工一起奮戰(zhàn)于電廠最艱苦環(huán)境下的鍋爐專業(yè)女職工。女同志干生產本就不易,是對體力和毅力的雙重考驗。由于公司鍋爐受熱面布置較特殊,管排之間間距較小,有的地方高度不足1米,檢查時需匍匐前行,加之受熱面灰塵較大,戴著口罩也難以遮掩,她總是在現場跟蹤檢查,掌握“四管”的第一手資料,落實和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。每次檢查回來都變成名副其實的“灰”姑娘。
她是第一位憑著過硬專業(yè)技術擔當鍋爐專業(yè)的女點檢員。從走上工作崗位開始,她就沒日沒夜地潛心學習新知識,鉆研新技術,砥礪進步,扎實苦練基本功。記得在生產現場第一次看到她的時候,把我嚇了一跳,傾斜的安全帽、滿身灰塵和丟在一旁的紙筆,臉上被淚痕和汗水涂抹的像只花貓,看到我強擠出一點笑。原來她剛被她師傅從“四管”管排中拽下來批評,看到我過來師傅還余氣未消的說到:“你看她那虎樣,在里面都待了快一天了還不出來,午飯也不吃,不拽她還不出來呢,在里面暈倒怎么辦,不注意安全什么也別干了!”她低著頭不吭聲,不時的斜眼睛觀察著師傅表情。
她是第一名被評為“龍江技術能手”“龍江工匠”的女職工。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要付出大量的艱辛,她辦公室的燈經常亮到深夜。通過對低溫省煤器改造、制粉系統(tǒng)乏氣綜合利用改造、空氣預熱器防堵塞裝置改造、高強聲波吹灰器改造、尾部煙道防磨改造、水冷壁防腐蝕治理、鍋爐四管出列管治理、排粉機葉輪防磨改造、鍋爐轉機設備機械密封改造等等,以及每年對現場設備進行小改小革,解決了設備磨損、腐蝕、老化、以及設計缺陷等隱患問題,使設備的可靠性有了較高提升,為機組長周期安全穩(wěn)定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,累計增收資金約1000余萬元。
她是第一個治理鍋爐省煤器改造、四管防磨綜合治理的女專家。近幾年,她組織實施鍋爐技術改造和重大檢修工程40余項,其中對兩臺鍋爐空氣預熱器易磨損部位進行重新改造,有效解決煙氣入口段易磨損及泄漏后無法治理的問題,延長了管箱的使用壽命,并且取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。她還查找相關資料、收集改造案例并深入研究,進行脫硝系統(tǒng)定壓力變濃度優(yōu)化改造,提高了機組安全性和經濟性,為企業(yè)帶來百萬效益。經過多年現場實際經驗和理論學習,通過對鍋爐“四管”采取“統(tǒng)籌分析、綜合判斷”的方法,從中尋求“四管”劣化趨勢,保障了冬季供熱安全。
獲得一等獎9次,二等獎10次,三等獎13次,國家實用新型專利8項……先后獲得多項榮譽,同事們笑著說,“是不是拿獎拿到手軟,什么感覺啊”,她只是開心的笑笑,頭一晃就去了生產現場。
她是第一名女點檢長、技術監(jiān)督專家。憑著對火力發(fā)電廠鍋爐的特殊感情和摯愛,她在一次次的創(chuàng)新工作中成績斐然,論證理論基礎;在一次次的檢修工作中摸爬滾打,積累實戰(zhàn)經驗。新的崗位角色轉變,也激勵她不斷奮進,在企業(yè)上下也形成了一種帶動和鼓舞的力量。她每年通過理論講解、實際操作培訓、言傳身教等方式,為企業(yè)培訓了大批生產檢修人員。當有人喊她一聲“師傅”的時候,她臉上綻放著笑容。那次在生產現場看到她表情嚴肅的在跟她的徒弟說著什么,徒弟手足無措的低著頭,不時的斜眼睛看著她的表情,我啞然失笑,這不正是當年的她嗎?
如今她不負韶華,在生產現場努力奮斗已近30年,30年可以改變很多,卻始終沒有改變她“起步就要沖刺,開局就要全力以赴”的堅定信念。從一名檢修工到“女工匠”,她沒有驕傲,而是繼續(xù)腳踏實地,砥礪前行。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