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盧龍縣尤莊坨村格外寂靜,盧龍項目部參與山體光伏項目建設的職工們的宿舍就在這里,三個月的基建生涯,讓大家適應了排隊洗漱、用衛(wèi)生間、熱水間斷供應的“原生態(tài)”生活方式。
“今天早上的氣溫已經跌到零下了,我得趕緊去看著工人施工,山上氣溫更低,你們注意保暖?!睕]等大家反應過來,盧龍山體光伏項目部副經理杜一峰已經走遠了。
山體光伏目前最大的建設難點便是與冬季的極寒天氣搶時間,因此,盯住現場的作業(yè)安全,敦促施工單位增派施工人員,成了杜一峰的“必修課”。
“注意理順地上的電線,一定要確保給升壓站路面留出無障礙物通道,保證人員安全通行……”杜一峰的安全提醒響徹現場的各個區(qū)域。
“杜經理,本來你的嗓音就低沉,現在聲音更‘魔性’了,不行配個大喇叭吧?!笔┕と藛T調侃道。
“你們使勁提高安全意識,我就能少在你們耳邊念叨?!?/p>
一上午,杜一峰不是在山坡上跟工人們調整光伏板的角度,就是下山到升壓站內查看設備安裝的進度,又或者打電話協調各種事宜,忙得“不亦樂乎”。
“越是拼進度的時候,安全弦越不能松,絕不能讓安全拖了項目施工的后腿?!毕挛玳_工前,杜一峰繼續(xù)跟大家強調要注意安全。
每天下午,杜一峰都會先到山上檢查一遍施工情況,清點作業(yè)人數。
“快放下光伏板,把安全帽的帶子勒緊?!眲偘崞鸸夥宓氖┕と藛T小劉又聽到了獨屬于杜一峰的“嘮叨”。只見杜一峰將手里的擴音器放到嘴邊,“安全帽帶的松緊代表了你安全意識的強弱,你這安全意識還有待提高,下班我給你加課一堂,再有下次,就下發(fā)考核單了?!?/span>
小劉趕緊調好安全帽帶。一回頭,杜一峰已經拎著擴音器,大步向山上走去。